7月20日至30日,海洋与地理科学学院师生参加的“发现计划2025”两地高校地理学联合实习,在兰州大学圆满收官。
“发现计划2025”两地高校地理学联合实习由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办,兰州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冰川与沙漠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两地21所高校的139名师生参加此次联合实习。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分中心负责人、海洋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李传武带队,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钱煊玲、周子涵同学参加了本次联合实习。
本次联合实习由兰州大学冰川与沙漠研究中心李卓仑教授主持。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希李育望本次联合实习能够帮助青年地理学人提升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发现问题能力和探究的精神,探索地理实践与理论深度融合的学习路径。南京师范大学地科院副院长李红波要求各分中心师生珍惜本次实习机会,虚心向各校老师和学生学习,强化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吃苦意识与创新精神,促进两地高校青年地理学子的交流与合作。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王鑫与盐城师范学院海洋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李传武举行了授旗仪式。兰州大学冰川与沙漠研究中心李卓仑教授、兰州大学冰川与沙漠研究中心王乃昂教授分别作了联合实习专题学术报告。
此次联合实习为期10天,行程超过2000公里。从兰州出发,经过武威、张掖、阿拉善右旗等地,以黄土高原、祁连山、河西走廊、巴丹吉林沙漠等重要地理单元作为实地考察的重点。主要考察兰州九州台与墩洼山黄河阶地特征、剖析成因,观察黄土地貌特征、探讨成因和综合治理,考察河西走廊的绿洲农业、探讨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考察张掖红山湾红层地貌特征、探讨成因与旅游开发,考察风沙地貌特征、探讨沙山湖泊群形成过程等问题。我院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不懈的探索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受到师生充分肯定。
海洋与地理科学学院始终坚持以本为本,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地理科学专业国家一流建设点建设。我院依托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分中心,加强本科生与港澳高校、国内名校和兄弟高校的交流学习,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地理人才,推动地理科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质量持续提升。(文/钱煊玲、周子涵,图/董诗培、郑慧珠、李亚楠,审核/朱天明、郝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