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我院学生的寒假生活,培养同学们的辩证思维能力,1月23日,城市与规划学院组织人文236和人文246两个班级,分别举行了“经典著作存在科学科学错误,青少年是否应该继续阅读”和“人工智能助力传统文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主题的线上辩论赛。
在“经典著作存在科学错误,青少年是否应该继续阅读”的辩论中,正方强调经典著作的价值不仅在于科学知识,更在于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历史背景和文学魅力。即便存在科学错误,这些作品依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能帮助青少年提升文学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反方却认为,青少年辨别能力有限,经典著作中的科学错误可能误导他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如选择更科学准确的读物。双方论据充分,从不同角度剖析经典阅读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而在“人工智能助力传统文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会上,同样火花四溅。正方观点明确,认为人工智能为传统文化传承带来的机遇远远超过挑战,为传统文化传播开辟新路径。他们指出,借助AI技术,古老的诗词、戏曲等文化瑰宝得以以动画、虚拟现实等新颖形式呈现,不仅能进行有效保存,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反方则提出质疑,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在于承载精神内涵和人文价值,而人工智能在这方面有先天的不足,缺乏对文化深度的意见和共鸣。在激烈的自由辩论环节,双方你来我往,针对人工智能在文化创新与文化本真保留之间的平衡问题展开深度探讨。
两场辩论会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更引发了大家对文化传承、科学阅读的深入反思。活动结束后,不少同学表示收获颇丰,对传统文化和经典著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希望未来继续举办此类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思想交流的平台,鼓励大家在思考与辩论中不断成长。 (文:林方翔图:林方翔审核:孙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