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18日,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推普润乡心”社会实践团走进陕西榆林市横山区,在开展团中央“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专项活动。
开展座谈交流,调研推普民情
实践团成员与夏州街道工作人员开展专项座谈交流,从地方角度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情况,街道办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刘长青介绍道,由于苏陕两地相隔较远、口音不通,两地的干部同志们在解读国家政策法规、交流现代农业技术等工作中存在“听不懂、说不清、难沟通”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存在现实堵点。随后,实践团成员向工作人员进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题讲座,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讲解普通话在沟通交流、业务合作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在苏陕两地协作干部们在日后的工作中积极宣传普通话,提高沟通效率。
走进地方企业,助力推普惠民
实践团成员前往横山羊中王集团,了解当地特色羊毛纺织业相关生产销售流程。企业工作人员向成员们详细介绍了羊毛“由牧场走向餐桌衣橱”的整个生产发展过程以及销售范围渠道,以及羊中王依托特色羊毛产业惠民助民、带领百姓增加收入、并为当地残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的发展历程。在了解到羊中王服装依然以线下销售为主、线上销售渠道尚不完善时,团队成员借此机会进行了“推普技能+”电商培训,鼓励员工们说好普通话,以直播形式将产品销往全国。
前往村社一线,宣讲推普行动
实践团成员走进夏州街道、常熟社区等地,面向当地居民开展“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志愿服务活动专题宣讲,从普通话的由来、普通话的定义与标准、推广普通话的意义等几个方面,系统讲解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概念与使用必要性,语言文字规范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并邀请党群同志们参与了普通话趣味挑战赛。成员张郑燚介绍道:普通话就像一个中国结,把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推广普通话、运用规范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躬身观感振兴,青春挺膺担当
在位于横山区夏州街道的苏陕协作人才基地内,实践团成员参观“两地三区”对口帮扶协作的展板、影集,了解到江苏与陕西在新时期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下,克服地域文化阻隔、发展理念相异等困难,充分发挥两地比较优势,实施对口帮扶协作开发,在新农村建设、巩固脱贫攻成果等方面取得许多成效,正是在无数乡村振兴工作者们的努力奋斗下,原本落后杂乱的农村风貌如今焕然一新。
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下,深耕基层一线,走访村社企业,以宣传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载体,了解乡村振兴开展情况,体悟乡村振兴实施成效,以实际行动弘扬推普教育,助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力量与担当,让青春之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沿绚丽绽放!